從真人到虛擬,AI 驅動的 MCN 正重構全球數位生態
2025年3月14日
亞太經濟商業評論 專欄編輯:
林曉鈴

AI 虛擬主播技術崛起,MCN 公司迎來產業顛覆性風潮
AI 虛擬主播技術崛起,MCN 公司迎來產業顛覆
**台北,2025年9月21日** ——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持續突破,虛擬主播正加速取代真人網紅,成為新一代內容產業的核心驅動力。最新研究顯示,AI 驅動的多頻道網路內容公司(AI MCN)正以極高速度崛起,重新定義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模式,並推動全球網紅經濟進入新階段。
過去十年,真人網紅產業支撐了數十億美元的廣告與電商轉化。然而,隨著勞務成本上升、受眾注意力分散,以及品牌對內容一致性需求日增,AI 虛擬主播展現出無可比擬的優勢。根據市場數據,2024 年全球 AI 虛擬主播市場規模突破 **48 億美元**,預計 2028 年將達到 **235 億美元**,年均複合成長率超過 **50%**。
AI 虛擬主播的興起帶來三大顯著變化。首先,在規模效應方面,AI 主播可全天候生成內容,產能比真人提升 **300%**,並能以超過 **20 種語言**進行輸出,大幅拓展跨境市場。其次,在成本結構上,品牌使用 AI 主播製作行銷內容的平均成本較真人合作降低 **65%**,卻能維持 **95%** 的觀眾互動率。最後,在產業結構層面,AI MCN 公司能同時管理數百位虛擬主播,透過演算法優化曝光分配。僅在 2025 年上半年,中國新成立的 MCN 中,就有 **70%** 採取 AI 為核心模式;韓國與日本市場的滲透率亦超過 **40%**。
「AI 主播的崛起,不僅僅是技術突破,更是產業邏輯的重構。未來三到五年內,真人與 AI 的混合內容將成為常態,品牌若不及早布局,將面臨競爭劣勢。」—— 李佳雯,國際數位行銷協會研究總監
專家亦強調,AI 虛擬主播並非單純取代真人,而是推動產業進入「混合內容時代」。這將促使人才結構重組,未來的核心職能將從「主播」轉向「AI 設計師」與「演算法工程師」,MCN 的商業模式將更依賴科技與數據。
具體而言,市場研究指出,AI 主播能顯著提升產業效率:全球市場規模將於 2030 年達到 **1500 家 AI MCN**,較 2023 年增長近 **10 倍**。同時,AI 技術的應用將推動跨平台協作,虛擬主播將串接電商、直播與短影音平台,形成閉環商業模式。然而,隨著 AI 深度合成普及,內容真實性與信任機制的建立,也成為產業迫切課題。
展望未來,AI 虛擬主播的普及不僅是成本效率的升級,更標誌著數位行銷進入一個全新的成長曲線。隨著演算法、自然語言處理和多模態生成技術的不斷成熟,AI 主播將能以更貼近人類的情感與語氣進行互動,讓消費者獲得沉浸式的內容體驗。這不僅將推動內容產業的多樣化,也將加速電商、娛樂、教育與金融等跨產業場景的融合,帶來新的商業模式與價值鏈重構。
此外,AI MCN 的發展將成為區域經濟的重要推力。亞洲市場憑藉龐大的使用者基數與創新速度,已展現出領先優勢;歐美則在規範制定與品牌應用上具備深厚基礎。未來,隨著國際合作與跨境監管機制的逐步建立,AI 主播將更快速地進入全球市場,並為品牌提供真正的全球化解決方案。
長遠來看,AI 主播將不僅是一種工具,而是新一代數位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它將像社群平台一樣,成為企業與消費者日常互動的必備介面。隨著產業規模擴大,將有更多新興職業出現,例如「數位角色編導」「虛擬人格設計師」,進一步帶動人才市場活化。產業鏈上下游也將迎來更大規模的投資,涵蓋雲端運算、內容審核、安全驗證與沉浸式互動體驗等領域。
對品牌而言,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契機。AI 主播的應用不僅降低了進入門檻,還提供了精準數據驅動的行銷工具,讓行銷決策更加科學化。消費者則能透過更豐富的內容形式獲得個人化體驗,提升參與感與忠誠度。隨著這股浪潮持續推進,數位內容經濟將不再僅依賴單一網紅,而是邁向規模化、智慧化與全球化的新時代。
最新文章



